8月20日上午维嘉优配,“湾区新实践 素养新范式”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交流活动在广州举行。该活动由广东省委网信办、省文明办、省港澳办、省教育厅联合主办。
活动现场,首批10家广东省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集中亮相,粤港澳三地社会组织签署了首个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协同培育机制。
首批10家实践教育基地亮相维嘉优配
广东是互联网大省,网站、网民数量居全国前列。当前,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7.3%,“数字原住民”已成为时代主角,如何护航青少年健康科学用网是一道时代必答题。
广东省委网信办相关负责同志表示维嘉优配,近年来,广东出台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大力实施南粤好网民工程,打造首批10个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举办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活动,推动《网络素养》教材进入地方课程,开展网络生态治理等,成效明显。
活动现场,广东省互联网业联合会、广东省网络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协会、香港网络红人工作者协会、澳门直播协会共同签订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协同培育机制。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个聚焦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区域协作机制,旨在汇聚力量,共同开发优质课程、创作健康内容、搭建实践平台、举办主题活动、科学评估成效,多方面提升湾区青少年科学、文明、安全用网能力。
活动上,“广东省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授牌仪式举行。首批10家实践教育基地亮相,广州市少年宫、腾讯公司、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广东省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协会、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珠海金山软件有限公司、广州法通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江门市图书馆、佛山大学入选。同时,两条“广东省网络文明素养游推荐路线”正式发布,将10家基地“串珠成链”,为家庭和学校提供了一份“寓教于游”的实践指南。
湾区少年同台共话网络文明
青少年是网络空间的生力军,也是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前期开展的“活力全运 E路文明”大湾区青少年AI海报创作征集活动中,来自广东、香港、澳门及北京、天津、重庆、杭州等地的约700位青少年参与。香港学子用荔枝串联田园与数字世界;澳门少年让舞狮、莲花、大三巴在云端绽放;广州同学以温情代码通关美好网络世界;北京学生用一枚爱心回车键传递指尖善意……活动现场,获奖名单正式揭晓,各地获奖代表纷纷上台分享了他们的创作故事与网络文明感悟。来自澳门的余以柏认为,新时代青少年应该做到“现实中彬彬有礼,网络上理性发言”。来自北京的李长泽说,做一个网络素养很棒的青少年,要在网络上保持对他人的尊重,不信谣不传谣。
此外,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科创探秘营”研学行同步开营,来自深圳的众擎机器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网络素养研学推荐官”,与现场观众共同见证。粤港澳三地的40余名青少年代表,将开启为期三天两夜的研学之旅,走进广州、深圳、珠海,探访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前沿科技企业以及“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镇。“我最期待参观腾讯公司!”参与本次研学行的青少年代表张梓馨告诉记者,希望能感受到不同于网络学习的新奇的实地体验,同时期待与港澳小伙伴的友好互动。
南方+见习记者 吴静涵 记者 姚瑶维嘉优配
恒财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